“妈优配良品,您别这么说话行吗?”儿媳妇林晓雨的声音从厨房传来,带着明显的不耐烦。
我愣在客厅里,手里还拿着刚买的新鲜蔬菜。刚才我只是提醒她做菜少放点盐,对身体好些。这话怎么就惹她生气了?
“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?”我下意识地回了一句。
“为我好?”林晓雨从厨房走出来,围裙上还沾着油渍,脸色很不好看,“妈,您知道吗?有些话真的不要说了。”
我看着她的表情,心里突然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委屈和困惑。这些年来,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好婆婆,处处为儿媳着想。可是为什么,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?
01
我叫王秀兰,今年52岁,退休前是小学老师。儿子志明结婚三年了,儿媳妇林晓雨是个城里姑娘,在一家外企做会计。
展开剩余95%刚开始,我对这个儿媳妇还是很满意的。她长得清秀,工作体面,对志明也不错。可是相处久了,我发现我们之间总是有些磕磕碰碰。
“妈,今天我想做个红烧肉。”那天晚上优配良品,林晓雨主动提出要下厨。
我当时特别高兴,觉得儿媳妇终于要展现贤惠的一面了。可是看到她在厨房里忙活的样子,我实在忍不住了。
“晓雨啊,你这肉切得太厚了,要薄一点才好入味。”我站在厨房门口说道。
她停下手里的活儿,回头看了我一眼,没说话,继续切肉。
“还有啊,红烧肉要先焯水,去掉血沫子,这样做出来才香。”我又补充了一句。
林晓雨放下菜刀,转过身来:“妈,我知道怎么做。”
“我这不是怕你不会吗?第一次做嘛,有经验的人指导一下总是好的。”我笑着说,“我做了这么多年菜,什么窍门都知道。”
她没有回答,只是继续做她的菜。可是我发现,她的动作明显僵硬了很多,脸色也不太好看。
那顿红烧肉做出来味道确实一般,我当时想着是不是应该再指导指导她。可是看到她和志明吃得还挺香的样子,我就没再说什么。
不过心里总觉得,作为婆婆,我有义务教会儿媳妇做家务。毕竟她是城里长大的,这些生活技能肯定不如我们这些农村出来的人娴熟。
02
真正让我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,是那次关于孩子的对话。
林晓雨和志明结婚快两年了,肚子一直没有动静。我心里着急,但是一直不敢直接问。直到那天,我终于忍不住了。
“晓雨啊,你们结婚这么久了,是不是该考虑要个孩子了?”我试探性地问道。
当时我们正在客厅看电视,志明去洗澡了,只有我和林晓雨两个人。
她听到我的话,明显愣了一下,然后说:“妈,这个事情我们会安排的。”
“我知道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,但是生孩子这个事情不能拖太久。你看你都26了,再过几年就是高龄产妇了。”我继续说道,“而且我和你爸也想抱孙子,这是人之常情嘛。”
林晓雨的脸色变了变:“妈,我和志明都还年轻,想先拼几年事业。”
“事业什么时候都能拼,但是生孩子有最佳年龄。你看我当年生志明的时候才22岁,身体恢复得多快。”我苦口婆心地劝说,“而且你们现在经济条件也不错,养个孩子没问题的。”
“妈,真的不用着急。”林晓雨的声音有些冷淡。
“我这不是为了你们好吗?早生早享福,而且孩子小的时候我还能帮忙带。等我老了,想帮忙都帮不上了。”我继续说着自己的道理。
这时候志明洗完澡出来了,看到我们两个人的表情,立刻意识到了什么。
“妈,您又催生了?”志明有些无奈地问。
“我这不是催生,我是在为你们考虑。”我有些委屈地说,“你们都不小了,该考虑这些事情了。”
志明和林晓雨对视了一眼,我看到林晓雨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。
03
最让我困惑的是关于钱的问题。
那天我去超市买菜,看到林晓雨买了一件挺贵的外套,标签上写着1200块钱。
“晓雨,你这件衣服挺贵的啊。”我随口说了一句。
“还好吧,我觉得质量不错。”她回答道。
“1200块钱买一件外套,有些浪费了。你看我这件,才100多块钱,穿了好几年了,还很新呢。”我指着自己身上的外套说。
林晓雨笑了笑,没有接话。
“年轻人就是不懂得节俭,钱要花在刀刃上。你们现在没有孩子还觉得钱够花,等有了孩子就知道到处都要钱了。”我继续说道,“我和你爸年轻的时候,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。”
“妈,我们有自己的收入,会安排好的。”林晓雨的语气有些生硬。
“我知道你们有收入,但是也要学会理财啊。像这种贵衣服,偶尔买一件就行了,不要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。”我觉得自己说得很有道理,“我这是过来人的经验,你听听总没错。”
志明在旁边听着,表情有些尴尬:“妈,晓雨她有分寸的。”
“我又没说她没分寸,我就是提醒一下。”我有些不高兴了,“做长辈的关心一下晚辈怎么了?”
那天晚上,我听到志明和林晓雨在房间里说话,声音不大,但是我能感觉到气氛不太对。
04
真正的矛盾爆发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。
那天林晓雨在厨房洗碗,我看她洗得不够干净,就忍不住说了几句。
“晓雨,你这碗洗得不行,还有油渍呢。”我走过去指给她看,“你看这里,还有这里,都没洗干净。”
她停下手里的动作,看着我:“妈,我觉得挺干净的。”
“怎么会干净呢?你看,这么明显的油渍。”我拿过一个碗,“洗碗要用热水,而且洗洁精要多放一点,这样才能洗干净。”
“我知道怎么洗碗。”林晓雨的声音有些冷。
“我这不是教你吗?你们城里人可能不太注意这些细节,但是碗筷不洗干净会有细菌的。”我继续说道,“我洗了几十年的碗,什么方法最有效我最清楚。”
林晓雨突然转过身来,直视着我的眼睛:“妈,您能不能不要总是指导我做事?”
我愣住了,没想到她会这么直接地表达不满。
“我又没有恶意,我是为了你好。”我有些委屈地说。
“为我好?”林晓雨的声音提高了一些,“妈,您知道吗?您总是说为我好,但是您有没有想过,我需要的是什么?”
“你需要什么?”我真的不明白她的意思。
“我需要的是尊重,是理解,而不是无休止的指导和建议。”林晓雨的眼中有了泪光,“我26岁了,不是三岁的孩子,我知道怎么生活。”
我被她的话震惊了,从来没有想过她会有这样的想法。
“我只是想帮助你……”我试图解释。
“帮助?”林晓雨苦笑了一下,“妈,您知道吗?有时候最好的帮助就是不帮助。”
这时候志明听到声音走了过来,看到我们两个人的样子,立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。
“怎么了?”他问道。
“没什么,就是有些小分歧。”我勉强笑了笑。
但是林晓雨没有说话,只是默默地继续洗碗,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流。
05
那天晚上,我一个人坐在客厅里,反复思考着林晓雨说的话。
志明从房间里出来,在我身边坐下。
“妈,您和晓雨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?”他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“我不知道哪里有误会,我一直对她很好啊。”我真诚地说,“我教她做饭,关心她的身体,提醒她节约用钱,这些不都是为了她好吗?”
志明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说:“妈,可能您的表达方式有问题。”
“表达方式?我说话一直很直接,有什么问题吗?”我不解地问。
“妈,您想想,如果有人总是指导您做事,告诉您这样不对,那样不好,您会是什么感受?”志明耐心地解释。
我想了想,确实会有些不舒服,但是:“可是我是长辈啊,而且我说的都是对的。”
“妈,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晓雨的感受。”志明说道,“她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,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方式。”
“那我以后什么都不说了?”我有些赌气地说。
“不是什么都不说,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。”志明解释道,“比如她主动问您的时候,您再给建议。或者用商量的语气,而不是教导的语气。”
我听着志明的话,心里五味杂陈。我真的没有想到,自己的好意会被理解成这样。
06
接下来的几天,我和林晓雨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。我们见面时会打招呼,但是明显比以前生疏了很多。
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。也许,我确实太过于热心了。
那天下午,我在阳台上晒衣服,看到林晓雨在厨房里忙活。她在做一道我从来没见过的菜,看起来挺复杂的。
我很想过去看看,甚至想给她一些建议,但是想到前几天的争吵,我还是忍住了。
过了一会儿,志明回来了,闻到香味就直接去了厨房。
“哇,这是什么菜?好香啊!”我听到志明惊喜的声音。
“泰式咖喱鸡,我学了好久才学会的。”林晓雨的声音听起来很开心。
“太棒了,我最爱吃咖喱了。”志明说道。
听到他们的对话,我心里有些复杂。原来林晓雨也会做很多我不会的菜,而我却一直在教她一些她可能早就会的东西。
吃晚饭的时候,那道泰式咖喱鸡确实很好吃,比我做的菜要精致很多。
“晓雨,这道菜真的很棒。”我忍不住称赞道。
她看了我一眼,淡淡地说了声谢谢。
我想说更多的话,比如问她是在哪里学的,用了什么调料,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也许,她不需要我的询问和建议。
07
那个周末,我决定主动和林晓雨谈一次。
“晓雨,我们聊聊好吗?”我在她整理衣物的时候走进了房间。
她抬起头看着我,点了点头。
“关于前几天的事情,我想道歉。”我坐在床边说道,“我确实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。”
林晓雨停下手里的动作,有些意外地看着我。
“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好婆婆,处处为你着想。但是我现在明白了,也许我的方式不对。”我继续说道,“我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,却没有站在你的角度想过。”
“妈……”林晓雨似乎想说什么,但是被我打断了。
“让我说完。”我深吸了一口气,“我52岁了,今天才真正明白一个道理:有些话,哪怕是为了对方好,也不应该随便说出口。”
林晓雨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她没想到我会说出这样的话。
“我想了很久,总结出了三句话,是我以后绝对不会再对你说的。”我认真地看着她,“第一句是'我这是为了你好'。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,但是实际上是在强加自己的意愿给别人。”
林晓雨静静地听着,没有打断我。
“第二句是'我是过来人,听我的没错'。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,我的经验未必适合你。”我继续说道,“第三句是'你应该这样做'。你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,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。”
说完这些话,我感觉心里轻松了很多,就好像放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。
林晓雨听完我的话,眼中含着泪水。她走过来,轻轻地抱了抱我。
“妈,谢谢您能这么想。”她的声音有些哽咽,“其实我知道您是爱我的,只是有时候这种爱让我感觉到压力。”
我拍了拍她的背,心里涌起一阵暖流。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坦诚地交流。
“那么,从今天开始,我们重新开始,好吗?”我问道。
林晓雨点了点头,然后突然说:“妈,其实我有个秘密一直没告诉您……”
她的话让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。什么秘密?是关于她和志明的关系吗?还是……
“什么秘密?”我紧张地问道。
林晓雨看着我,欲言又止,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:“妈,我怀孕了。”
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,让我整个人都愣住了。怀孕?她什么时候怀孕的?为什么一直没说?
“怀孕了?”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“什么时候的事?”
林晓雨低着头,声音很小:“已经两个月了。”
我的脑子一片混乱,既有即将做奶奶的喜悦,又有对她隐瞒这件事的不解。更重要的是,我突然意识到,也许我之前的那些话,那些“为她好”的建议,对一个怀孕的女人来说,意味着什么……
08
“两个月了?为什么不早说?”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,不想让声音听起来像是在责备她。
林晓雨抬起头看着我,眼中有着复杂的情感:“因为我怕您又会有很多建议和要求。”
她的话像一根针一样刺痛了我的心。原来,我的“好意”在她眼中竟然是一种负担,甚至让她连怀孕这样的喜事都不敢告诉我。
“晓雨,我……”我想说什么,但是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。
“妈,您知道吗?从我怀孕开始,我就在想,如果告诉您这个消息,您会说什么。”林晓雨的声音很平静,但是我能听出其中的疲惫,“您可能会说,怀孕了就不能工作太累了;您可能会说,要多吃这个,不能吃那个;您可能会说,要准备这个,要注意那个……”
每一句话都像是在描述我可能的反应,而且确实是我会说的话。我突然意识到,自己在她心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只会指手画脚的婆婆。
“我不是不感激您的关心,但是我需要的是支持,而不是指导。”林晓雨继续说道,“我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这个孕期,而不是按照别人认为正确的方式。”
我坐在那里,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了。原来,我一直以为的“为她好”,在她看来竟然是一种控制和干预。
“那志明知道吗?”我问道。
“知道,我们商量过了,打算等过了三个月再告诉您。”林晓雨说,“但是今天听到您说的那些话,我觉得也许可以提前告诉您。”
我的心情五味杂陈。一方面,我为即将做奶奶而兴奋;另一方面,我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愧疚。
09
那天晚上,志明回来后,我们三个人坐在客厅里,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入交流。
“妈,您现在知道了,我们想和您商量一下关于孩子的事情。”志明开口说道。
“你们说吧,我听着。”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。
“我们希望能够按照现代的育儿理念来养育孩子,可能和您那个年代的方法不太一样。”林晓雨小心翼翼地说道,“我们希望您能够理解和支持。”
我点了点头:“你们说得对,时代不同了,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。”
听到我这么说,林晓雨明显松了一口气。
“还有就是关于坐月子的问题,我们可能不会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来。”她继续说道,“比如我可能会洗头洗澡,会适当地下床活动。”
以前的我肯定会立刻反对,会搬出各种传统的理由来说服她。但是现在,我努力让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。
“只要对你和孩子的健康有好处,我都支持。”我说道,“不过如果需要我帮忙的地方,你们一定要说。”
“谢谢妈。”林晓雨的眼中有了笑意,“其实我们很需要您的帮助,只是希望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,以我们需要的方式。”
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“恰到好处”的关爱。不是我想给什么就给什么,而是对方需要什么我再给什么。
“那我以后怎么知道你们需要什么呢?”我问道。
“您可以问我们啊。”志明笑着说,“比如说,'你们需要我帮什么忙吗?'而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。”
我仔细想了想,确实是这个道理。询问和指导,看似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,但是给人的感受却完全不一样。
10
接下来的几个月,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。
当林晓雨在厨房做饭的时候,我不再主动给建议,而是在她需要帮忙的时候才出现。
当她选择衣服或者购买东西的时候,我不再评判她的选择,而是学会欣赏她的品味。
当她和志明讨论育儿问题的时候,我不再强加自己的经验,而是在他们询问的时候才分享自己的想法。
这种改变并不容易,很多时候我都要咬着牙才能忍住不说话。但是我发现,这样的相处方式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。
有一天,林晓雨主动来找我聊天。
“妈,我想学做几道您的拿手菜,您能教我吗?”她说道。
我当时特别高兴,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向我请教厨艺。
“当然可以,你想学什么?”我问道。
“红烧肉,还有您做的那道糖醋排骨。”她说,“志明特别爱吃,我想学会了做给他吃。”
我们一起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个下午。这一次,我没有急着指导她,而是让她先尝试,遇到问题再问我。
“妈,这个火候怎么掌握啊?”她问道。
“你看这个颜色,变成这样就差不多了。”我指给她看,“不过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,我明白了。”她认真地记着每一个细节。
那天做出来的红烧肉特别香,我们三个人都吃得很满足。更重要的是,我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,不是因为我教会了她什么,而是因为我们之间有了真正的交流和分享。
11
林晓雨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,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。但是我时刻提醒自己,要控制住自己的热情,不要给她太多压力。
有一天,她突然肚子疼,我们赶紧送她去医院。在医院的走廊里等待的时候,我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。
“妈,您别担心,应该没事的。”志明安慰我说。
“我怎么能不担心呢?”我说道,“这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孙子啊。”
“或者孙女。”志明笑着说,“您不是一直说男孩女孩都一样吗?”
“对,男孩女孩都一样,只要健康就好。”我连忙改口。
过了一会儿,医生出来了,告诉我们只是假性宫缩,没有大问题,但是需要多休息。
回到家后,我特别想照顾林晓雨,但是又怕自己做得过头。最后,我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式。
“晓雨,你想吃什么,我去给你做。”我问道。
“妈,不用麻烦您,我自己可以的。”她说道。
“医生说了要多休息,你就别客气了。”我坚持说道,“而且我也想为即将出生的孙子做点什么。”
听到我这么说,林晓雨笑了:“那我想喝点小米粥,您做的小米粥最香了。”
我高兴地去厨房熬粥,心里暖洋洋的。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真好,比强行帮助别人要舒服得多。
12
孩子出生的那一天,我激动得一夜没睡。
当护士把孩子抱出来的时候,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、皱巴巴的、但是无比可爱的小生命。
“是个男孩。”护士笑着说。
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,这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孙子,志明的儿子,我的孙子。
“晓雨怎么样?”我急忙问道。
“母子平安,产妇很勇敢。”护士说道。
等林晓雨被推出产房的时候,我看到她虽然很疲惫,但是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。
“妈,您看您的孙子。”她虚弱地说道。
我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,这个小小的生命在我怀里安静地睡着。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血脉相连,什么叫做爱的传承。
“谢谢你,晓雨。”我真诚地说道,“谢谢你给我们家带来了这个小天使。”
她听到我的话,眼中闪烁着泪光:“妈,这是我们共同的孩子。”
那一刻,我觉得我们之间所有的隔阂都消失了。我们不再是婆婆和儿媳,而是两个共同爱着这个孩子的女人。
13
坐月子期间,我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新理念。
当林晓雨想洗头的时候,我没有阻止,而是帮她准备热水和毛巾。
当她想下床走动的时候,我没有劝阻,而是在旁边保护着她。
当她选择母乳喂养的方式时,我没有强加自己的经验,而是支持她的决定。
“妈,您真的变了很多。”有一天,林晓雨对我说道。
“是吗?”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。
“以前我总觉得您很强势,什么事都要管。现在我发现,您其实是一个很温暖的人。”她真诚地说道,“我很感谢您能够理解和支持我。”
听到她这么说,我心里特别高兴。原来,改变自己并不会失去什么,反而会得到更多。
“其实我也要感谢你。”我说道,“是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关爱。”
我们相视而笑,那种发自内心的温暖让我觉得,这才是真正的家庭和谐。
小孙子在我们的共同照顾下健康地成长着。我发现,当我不再试图控制一切的时候,反而能够更好地享受做奶奶的快乐。
结语
现在回想起来,我52岁才真正领悟的这个道理,其实很简单:真正的爱不是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,而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。
那三句我决定不再说的话——“我这是为了你好”、“我是过来人,听我的没错”、“你应该这样做”,看似充满关爱,实际上却是一种隐性的控制。
最好的关系是相互尊重,而不是单方面的指导。
如今,我和林晓雨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亲密,因为我们学会了以平等的方式相处,以理解的方式相爱。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优配良品
发布于:北京市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